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

綠林四月雪 ( 作者--林迷)

大學時代修樹木學的課,第一次聽到以雪來稱呼植物,叫「六月雪」,指茜草科一種開小白花的灌木,在民間並不流傳。近十多年來,號稱「五月雪」的油桐則在民間與旅遊界大行其道,且有五月桐花祭的例行活動。最近更聽到「四月雪」的花語,原來主角是我們校園裡的流蘇樹。
第一次看到流蘇樹,是參加大學聯考之際,在台大考場的椰林大道兩邊系館旁,發現很多株這種樹,地上的解說牌列有名稱,當時未見其花,沒有特殊印象。後來考進台大森林系,每年第二學期開學過後,便體驗了台大校園的風花雪月景緻,首先是二月的櫻花、三月的杜鵑花,接著是四月初的流蘇花,然後有六月鳳凰木的蝶形花與阿柏勒的黃金雨。流蘇花稱為四月雪,是繼五月桐花之後才流行起來,事實上,我第一次看到滿樹的白流蘇花,就大為驚豔,覺得流蘇白雪似的花團是台大校園的特色。不像杜鵑花到處可見,以前在外面的公園或花園所見到的流蘇很少,台大校園因擁有日治時期所規劃的植物園,保存了一些珍稀植物,流蘇便是其中之一,據說台大校園的流蘇植株,是很多苗圃育苗的種源,現在很多公園或校園都種有流蘇樹。

流蘇樹白雪覆葉的景觀是台大校園的象徵(左)。哲學系洞洞館前也有流蘇花(右)。


【台大校園春雪】
台大椰林大道兩邊的各系館前,原來是流蘇最多的地點,盛開時有成排的白雪覆樹景觀,後來各系館前的安全島上加入了許多其他樹種,流蘇逐漸減少,但也有許多流蘇苗木種到其他場所,而使整個校園處處可見。數十年來,台大校園不斷擴充改建,植物景觀也屢有變化,靠近新生南路一側的大門附近,曾出現三棟外牆布滿圓洞的建築,人稱「洞洞館」,館前也種有流蘇。近年多了幾條行道樹整齊劃一的道路,如蒲葵道、楓香道、桃花心木道、小葉欖仁道,流蘇雖沒有成排出現行道樹,但仍零星點綴在校園各角落,成了台大校園的象徵。
學生活動中心與保健中心之間,原有一片大草原,以前曾是我們全家大小的假期遊戲與放風箏場所,向東望去可見拇指山與四獸山,後來東側蓋了新的圖書館,草原縮小了,山景也全被寬廣的大樓遮住,館前則多了流蘇與許多花木。從圖書館前的草地眺望,在鐘塔與活動中心之間尚可見到一線天空,後來這空域出現了台北101摩天大廈的尖塔,走過這片草原,頓覺高樓迭起於歲月洪流之間,而我們的台大生涯已過數十年,不變的是年少時驚豔一時的白流蘇花,依然年年在校園綻放。

從圖書館北側的流蘇花天際,望見台北101摩天大廈的尖塔。


今年春天路過舊圖書館西側,看到許多人在洞洞館前的安全島邊拍照,定神一看,哲學系的兩棟洞洞館不見了,爭議多時的校園新建築已定案,洞洞館終於拆了,只保留農業陳列館成為唯一的洞洞館古蹟,拆除後的基地暫時種植草花,現在成為波斯菊花海,在大波斯菊與黃波斯菊搖曳生姿的吸引下,上下課的學生與校外路過的行人都駐足圍觀。尋景拍照的獵影者,不久便注意到花海旁的流蘇樹,四月初白流蘇花正盛開,那才是台大校園的圖騰。看完花海與流蘇四月雪,我不禁又遊走校園,四處尋花賞景,在傅園靠近捷運公館站的一端,發現四株新植的流蘇,由於四周空曠,陽光充足,流蘇小樹生長旺盛,四株白花正在怒放比豔,捷運站出口的空地上,旅客群舉手機拍照,嘖嘖稱奇。從傅園走出來時,覺得台大校園最老當益壯的一株流蘇,仍是校門口一號館前的一棵,從我進台大以來,將近半世紀一直屹立不搖。

洞洞館拆除後的基地暫時種植草花,形成波斯菊花海,背景仍有流蘇花。

在流蘇樹下休憩的親子群,林外的波斯菊花海豔光四射。


【大草原雪跡】
流蘇樹又名流疏樹、鐵樹、四月雪,為落葉喬木,其葉在枝上相對而生,先端偶略呈凹缺,因嫩葉可製茶,故中國北方又稱「茶葉樹」。開花排列成圓錐花序,白色而有芳香,細長的花冠深裂為四瓣,猶如古代仕女服裝之緣飾(流蘇),因而得名。這種樹分布於日本、韓國、中國與台灣,流蘇算是台灣的原生樹種,但往昔的紀錄只見於台灣西北部大漢溪流域低海拔山區,包括桃園、大溪、角板山、南嵌溪一帶,但因低山多已開墾,環境變遷,目前野生的流蘇已很罕見,僅在林口台地尚有報導。我早年在林口服兵役,也曾在台地的紅土上發現流蘇的幼苗,與相思樹的幼苗出現在新裸露的斜坡,似乎具有森林演替先驅樹的特性,喜生於日照充足、排水良好之處。

台大一號館前的一棵流蘇,枝幅橫伸最廣(上)。公館捷運站出口的傅園邊緣,流蘇花正盛開(下)。

流蘇細長的花冠具四深裂,似女裝之緣飾,因而得名(左)。流蘇的葉呈革質發亮,果實為核果(右)。


流蘇可說是小喬木,陽性先驅樹適合生長在空曠的強光下,在這種環境長大的樹型不高,但樹冠枝葉可大幅度橫向伸展,形如張開之大傘,在大安森林公園或二二八紀念公園的空地,都可看到獨立散生的流蘇展開樹冠,二二八紀念碑旁的流蘇開花時,覆雪的傘形樹冠最引人注目。今年看到校園流蘇花開,有機會經過其他公園或校園便到處尋覓流蘇蹤影。據圖鑑書籍報導,中部靜宜大學的校園種了40株流蘇,但至今仍無緣目睹。不過想起去年冬天,我們在龍潭的北部水資源管理局大草原,看過一株樹形橫向開展達到極緻的流蘇,當時正值落葉期,未見開花,只見裸枝伸展之美,今年四月,我們乃特地前往欣賞四月雪奇觀。

流蘇為落葉小喬木,在龍潭的北部水資源管理局大草原,有一株樹形橫展極大的流蘇,冬天只見裸枝。


從大溪走三乙公路,我們在龍潭三坑附近,轉到清水坑生態園區,這裡有水圳與櫻花車道,不久前,山櫻與吉野櫻陸續開放,我們曾來健行賞花。這次我們從櫻花道的登山口,向上攀爬清水坑古道,不久就經過中正堂與游泳池,到達台地上的水資源管理局園區大草原,這回時間把握得當,果然看到草原邊一排流蘇樹正在盛開。台地邊緣有一片茂盛的森林,流蘇種在森林外,一字排開面對大草原,株距隔得相當遠,每株樹均有足夠的生長空間,因此各株自由擴展橫枝,枝頂白花如細雪覆葉,層次上下分明,而相鄰的樹形各異,儀態萬千,值得一步一駐腳,品味不倦。有些樹上的花已開始掉落,草地上像鋪著白沙,又似細雪,若非背景全是綠樹,真疑是置身北國雪郊。

龍潭的水資局大草原可見到一字排開的流蘇細雪樹列(上),各株開花的樹層次分明,儀態萬千(下)。

落花如細雪,疑是北國春雪粉妝。

水資局的大草原日照充足,流蘇樹株距夠大,可以自由水平伸展。


【遠方的近親】
最近網友提到一議題,討論植物在全世界呈現不連續分布(discontinuous distribution)之現象,又叫間斷分布(disjunction),指的是某一類植物出現在目前相隔遙遠的若干地理區,最有名的是亞洲東部與北美洲東部的不連續,由於隔著廣大的太平洋與美國中西部,在植物地理學上值得探討,流蘇就是其中一例。以前的分類系統認為流蘇這一屬植物(Chionanthus)共有兩種,分布於北半球溫帶,一種在亞洲東部,即中、日、韓與台灣所產之流蘇樹(Chionanthus retusus),另一種產於北美洲東部,名為美國流蘇(C. virginicus),同屬這一類分布的植物還有鵝掌楸(Liriodendron)、檫木(Sasafras)、紫莖(Stewartia)、八角蓮(Podophyllum)等屬。

台灣原產有檫木(左、右上)與八角蓮(右下),這兩屬植物在北美洲有近緣種,呈遙遠之不連續分布。


這些不連續分布的屬,其遠祖恐怕是相當古老的植物,往昔呈廣泛連續的分布,例如在在中生代末期之白堊紀,盤古大陸已分裂成南北兩塊大陸,北半求之勞拉西亞古陸則尚未分離,北美洲與歐亞大陸還有連繫,當時的地理與氣候條件均異於現代,許多植物在北半球陸地分布均勻,歐、亞與北美均可見,後來北古陸分離,北美洲開始與歐亞大陸隔開,海洋與陸地配列位置改變,板塊移動也引發造山運動,造成各地的氣候差異,加上第四紀的冰河期影響,導致植物的滅種,連續分布的植物若能四處遷移,找到適合的生育地則可生存下來,但可能形成地理隔離的不連續分布,若無法適時遷移便趨於滅絕。滅種最多的要算歐洲,冰河期植物的南遷受阻於南歐的橫向山脈,許多植物僅發現化石,沒有存活下來。而保存古老物種最的的是亞洲東部,北美洲東部(阿伯拉契山以東)也有若干植物生存下來,而與東亞構成不連續分布,乃廣泛分布之殘存族群。至於北美洲西部,因造山運動活躍,形成海岸山脈與落磯山脈,阻絕海洋來的西風,形成山脈間的沙漠與美國中部的草原。若地理隔絕一段時日後,在分隔區的族群常常各自演化,基因不再交流,變成特有的植物,導致物種的不斷進化,同一屬植物在兩地產生不同之兄弟種,或稱替代種(vicarious species)。

產於台灣的流蘇樹,也分布在中國、日本與韓國,在美國東部則有遠房親戚,這一屬植物形成東亞-北美東部之不連續分布。


目前的植物分類系統,已將流蘇屬的定義及範圍擴大,包含木犀科的李欖屬(Linociera),該屬分布於熱帶與亞熱帶,約有100種,大多為常綠木本植物,而原來之流蘇屬則為溫帶之落葉樹,除了地理分布與落葉習性以外,兩屬並無明顯而穩定之差異。以不連續分布而言,應指上述在北溫帶隔離出現之同一屬兩種落葉樹,一種中名叫流蘇,另一種美國人也叫fringe tree,可見形態近似,東方人與西洋人的稱呼也相同。

3 則留言:

S. H. Su 提到...

謝謝老師對於"間斷分布"的釋疑。

學生想再請教老師,部分植物屬(genus)是呈現東亞─北美西部的間斷分布,像是柏科的Chamaecyparis(在美西是C. lawsoniana), Calocedrus(在美西是C. decurrens),它們的形成過程是否也與東亞─北美東部間斷分布的屬一樣呢?

P.S.現在校園中還有另一種美麗芬芳的原生樹種正在綻放─苦楝,雖已開始枯萎,但還是很值得大家品賞!

綠林遊梭客 提到...

東亞與北美西岸的植物間斷分布將另文介紹.
台大校園裡有很多道路具有成排的行道樹,某些樹種也有滿樹花朵齊開的盛況,也許以後可寫一專輯.

綠林遊梭客 提到...
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