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悼高瑞卿】
與高瑞卿結緣是在台大,那時我在台大森林系當研究助理,協助老師做太魯閣國家公園的蘭花調查,高瑞卿才剛考進植群研究室,因為之前沒有跟植群研究室的學長姐出野外的經驗,所以老師希望他一邊協助做調查,一邊到太魯閣去尋找論文的題目,就這樣我們就開始結伴,踏遍太魯閣各林道、步道。
印象中的高瑞卿是一個心地善良、熱愛自然、喜歡學習,非常好相處的人,他自己很喜歡釣魚,沒有上課、調查的日子,常常跑到海邊去垂釣,雖然沒有跟他去釣過魚,但偶爾從他口中聽到他講述某某私密釣場,群魚咬餌的盛況,也會讓人神遊想去一探究竟。
我雖然大學時期跟著許多學長姐做過調查,但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還是陌生,我們花了一年的時間,總共出差20次,跑遍了太魯閣的許多地方,在每次的調查中,許多林道、步道都是第一次去走,高瑞卿從來沒有喊過一次累,而且不曾去計較誰的負擔多、誰的責任重,每次都是盡自己最大的能力,很負責任的協助調查任務,讓我對他寬且廣的心胸,深感敬佩。
每次出隊,通常都是3-4位調查人員一起行動,有些人喜歡鳥類,有些人喜歡哺乳動物,大家都會互相學習,其中有一位學弟特別喜歡昆蟲,常常跟我們一起去調查,高瑞卿的學習精神就發揮了,也跟著學習各式各樣的昆蟲,了解牠們的生態習性,而且很快就變成一位箇中高手。
太魯閣的調查完成後,我到了中央研究院工作,大家各為前途忙碌而疏於連絡,高瑞卿也順水推舟,以台灣東部立霧溪流域森林植群分析為題目,將之前的調查資料再加強,完成了碩士學位,並且順利考上高考,到林業試驗所工作,聽說後來以水生植物為主要研究對象,並且將林業試驗所的水生植物池整理得非常好,我一點也不覺得意外,由於之前一起出外調查對他的認識,喜歡學習、且全力以赴,這就是他的工作及求知精神的最佳寫照了。
後來又再一次相遇,是在他的新書發表會上,由於貓頭鷹出版社邀請他和陳俊雄寫了一本台灣行道樹圖鑑,我也特地去捧場、觀摩、敘舊,他還是沒有多少改變,但是在學識上是更精進了,甚至後來還去考了台大森林研究所博士班,並且以水生植物為主要研究題目,在在都顯示他對於學術研究的熱衷。
從研究室友人口中,聽到高瑞卿出意外的消息,讓我有時空錯亂的感覺,覺得不太可能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,這麼優秀的一個人,怎麼會有這樣的遭遇,難以置信,因為他溺水過世,讓我難過到無法去醫院看他,我希望能夠在心裡,保有他年輕、帥氣、永遠掛著笑容的身影,默默的向上帝祈禱,願他的家人能夠盡快走出憂傷的陰霾,願他的靈魂能夠有上帝的帶領,到那天堂的彼岸,也但願我們這些經常出野外的朋友們,能夠更小心自己在野外的安全,希望這個事件的影響,有更多正面的意義,而不是只有沉溺在哀傷的情緒裡。
別了!我的好友,別了!心目中的優秀夥伴。
(08/23寫於花蓮野外調查途中。Steven Chen 圈谷資訊股份有限公司)
高瑞卿(右一)與研究伙伴攝於野外調查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