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5月22日 星期四

實驗林二三事 - 4 (作者 - 小奇 )

【造林政策】
進入林業界工作後,才了解原來我們的造林樹種是這麼的多樣,很可惜多樣的都是一些外來種 -- 楓揚、汴桐、黑板樹、柚木、桃花心木、木棉花 … 等等,可以稱得上是無奇不有,特別是看到木棉花一顆顆在山坡上盛開的樣子,那種感覺真是突兀到極點。最近實驗林在編列撰寫新的經營計畫,裡面還有提到外來種的危害和監測一節,我們自己就造了那麼多外來種,不知道該用什麼立場去看待它。過去做的事就算了吧,雖然現在提倡用鄉土樹種造林、適地適木 ( 但這口號好像民國六十幾年的教科書就有人提出了,為什麼最近才這樣做 ?) ,生態系經營的觀念也喊了近十年了,我們林業對生態系原則有什麼認知呢 ? 就這點來說我覺得實驗林比林務局還要保守多了,也就是傳統林業的觀念仍較佔優勢。

去年在我們營林區努力交涉下,收回一些契約林地的墾地來造林,這是很好的事情,因為時代變了,有些林農年紀大了,漸漸無力從事山上的農業,而年輕人多到都市工作,不願意接下這個擔子,這是收回墾地很好的契機。我第一次看到這片回收的檳榔園,所有地上物的檳榔都已經移除,造的樹種是紅楠,整片山坡約三四甲地,種的全都是紅楠。那時就在想,幾十年後這是什麼樣的一個林分 ? 紅楠純林 … 。 ? 我好像只有在陽明山的面天湖附近看過非常優勢的紅楠林,但那是當地特殊生物 - 環境因子綜合作用下的產物,而且也沒到純林的地步,台灣的常綠闊葉林更是以多樣性為著,像這樣欲仿造自然卻又不像樣,反而會變得更奇怪,看起來人工針葉林還順眼的多。更何況這地區的紅楠並不多,而是以大葉楠和雅楠為主,新植造林地邊緣就有好幾顆雅楠的小苗長的比造林木還好,不過可能會在撫育時當雜木除掉了吧。


造林一直被林業機關視為有效的成果政績,但若要真的符合生態原則,為何不尊重大自然的演替機制,例如在深山中的崩塌地,只要不危害到人類社稷的安全,幾乎不太需要強制實施崩塌地造林。雖然演替過程會出現被林業視為雜木的植物社會,但現在林業已經不以經濟為導向,即使如血桐、白匏子等雜木,也是自然機制中的一環,更何況還有一些稀有物種會出現在這類植物社會中, 不需要特別歧視這些「雜木」林吧 。

左圖為柳葉山茶乍看之下很像有毛的柃木,看到花才發覺是山茶屬的植物,它的特色就是小枝和葉背有許多毛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