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3年4月5日中華得利卡YC-4378行至楠溪林道14.5 K處 (楠溪橋),將車子停放在橋邊之空地,我與廖俊奎學弟開始進行植物多樣性調查,洪美珠及吳明瑾學妹進行華南鼬鼠 (俗稱黃鼠狼) (Mustela sibirica) 之研究。林道旁邊有一片正在開花結果的高山倒提壺 (Cynoglossum alpestre) (圖3),仔細觀察那一串串的果實,表面佈滿了具黏性的腺毛 (圖4)。就在拍照的碎石地上,發現有一團會動的黑色物體,往前一看,竟然是一隻全身被許多高山倒提壺果實黏住的蝙蝠 (圖5),我與學弟合作,用鑷子將蝙蝠身上之果實一一拿掉,每拔出一顆果實,蝙蝠的身體就會抽動一下,似乎在告訴我們”會痛”,過了20分鐘,終於看到全身乾淨的蝙蝠 (圖6)。
2004年10月4日完成北二段植被調查後,大家帶著愉快的心情,開往回家的路程,車行約500公尺 (七三O林道11 K處),我發現林道旁有一隻藍腹鷴的母鳥,當YC-4378的車緩緩地靠近牠時,牠卻因右腳被獸夾夾斷而無法逃跑,從來沒有這麼近距離的看藍腹鷴 (Lophura swinhoii) (圖7、圖8),美極了!於是我們決定將牠送往就近的鳥會或急救中心,學弟楊智凱立刻連絡特有生物中心,當我們將牠送至特有生物中心的合歡山工作站時,牠早已氣絕身亡,工作人員決定將牠做成標本,描述牠的生育地環境之基本資料後,我們便驅車前往回家的路。
(94/02/21)
(圖1) 竹鳥

(圖2) 竹鳥

(圖3) 高山倒提壺之植株

(圖4) 高山倒提壺之果實

(圖5) 蝙蝠

(圖6) 蝙蝠

(圖7) 藍腹鷴

(圖8) 藍腹鷴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